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每週快走4小時 可增加骨質密度

每週快走4小時 可增加骨質密度

好醫師新聞網 2022/10/19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 台中報導



圖:足跟定量超音波儀器可以進行初步篩檢骨鬆。

骨骼中有蝕骨細胞與造骨細胞進行骨頭的破壞與新生兩種動態平衡運作,但若破壞速度比新生速度快時,就造成了骨質流失而產生骨質疏鬆症。

童綜合醫院骨質疏鬆照護中心梁哲翰主任指出,骨質疏鬆常被忽略其嚴重性,但它是全球第二大的流行病,幾乎每3秒就會發生一起因骨質疏鬆症所導致的骨折,常見的骨折發在在脊椎體或髖部,發生髖部骨折的死亡率還高達20-24%。

人體的骨質高峰是在35歲,在35歲後每年都會流失約1%,50歲開始則每年流失約3%。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的徵象可以進行自我檢視,一是檢視是否出現駝背或身高縮水了超過3公分,二是沒有特別原因卻突然全身腰酸背痛,另外最常發現骨質疏鬆症發生的情況,就是容易因為輕微的摔跌骨折(僅只有站立的高度跌倒),只要出現以上這些警訊就應儘快尋找醫師診療。另外也可至網路進行自我評估罹患骨質疏鬆風險的風險計算(https://www.sheffield.ac.uk/FRAX/tool.aspx?lang=cht)。

梁哲翰主任強調,運動可以增加骨密度並降低骨折風險,如負重有氧運動、阻抗型運動(健身房拿啞鈴或拉單槓等)、高衝擊運動(跳繩等)、每周輕步快走4小時以上,如果有進行規律良好運動可每年增加1-4%的骨密度,以及降低髖部骨折風險41%。

呼籲除了運動外,也要補充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與蛋白質,特別的是建議每天應讓皮膚(臉或手臂等)在陽光下曬10-20分鐘,可促進吸收到體內的維生素D轉換為活性維生素D,來加強鈣質的吸收。

童綜合醫院吳肇鑫副院長表示,民眾常長期忽略骨質疏鬆這個病症,往往等到身體發生病變才發現,所以在10/20這一天訂定了世界骨鬆日,能夠讓民眾正視骨質疏鬆的可怕與預防治療。童綜合醫院成立骨質疏鬆照護中心也是為了針對骨質疏鬆病症,提供民眾最精準的檢查與完善照護,並避免或減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