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註冊
登錄
論壇
搜索
導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統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應用通知 (0)
應用邀請 (0)
民間優質論壇
»
呼吸胸腔科.胸腔科.呼吸治療科
»
胸悶、胸痛 (功能性胸悶、病理性胸悶)
» 胸悶、心悸當心為心房顫動!專家解析心房顫動症狀
返回列表
發帖
保羅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保羅
當前離線
主題
11256
威望
342680
發帖
11256
回帖
21714
天橋下說書
14796
影片分享
6496
遊戲分享
377
猜謎參與
1251
分區版主
UID
762
帖子
32970
精華
257
積分
342680
活力
342680
閱讀權限
180
性別
男
在線時間
4614 小時
註冊時間
2012-10-27
最後登錄
2025-11-2
1
#
跳轉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體大小:
t
T
發表於 2022-2-14 14:56
|
只看該作者
胸悶、心悸當心為心房顫動!專家解析心房顫動症狀
胸悶、心悸當心為心房顫動!專家解析心房顫動症狀
Heho健康 2022/02/14 10:00
心房顫動為心律不整的一種,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廖英傑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最大的特色就是心臟不規則跳動,以下藉由醫師們的詳細說明來了解此疾病。
廖英傑醫師指出,心房顫動發作時,心跳會有時候快有時候慢,速度通常是偏快的,每分鐘約 100 下左右,而在正常的心跳(60-80下/分鐘)下也有可能是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症狀 常以胸悶、心悸表現
有些人心房顫動的症狀很明顯,一旦發作就會相當不舒服,需要至急診室就醫。心房顫動症狀常常以胸悶、心悸來表現,有些病人甚至會覺得胸痛,還有頭暈、眼花等症狀。
廖英傑醫師進一步表示,心房顫動最常見的是病人感覺不舒服,有心臟蹦蹦跳、胸悶、胸痛、心悸等等的症狀,還可能會有血栓以及中風的風險,心房顫動患者產生血栓和中風的機率是一般民眾的 5 倍到 10 倍左右。
然而心房顫動的症狀基本上不是很有特異性,而且有些人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因此沒有藉由儀器的偵測,很難診斷出是否為心房顫動。
心血管疾病、老年人 常為心房顫動高危險族群
心房顫動發作風險和年齡有關係,廖英傑醫師表示,年紀越大心房顫動發作比例越高,甚至在 70 歲以上的族群中,約有一成左右的病患有心房顫動,加上台灣處於高齡化社會,將來心房顫動患者可能會愈來越多。而除了年紀大的患者外,心房顫動的高危險族群還有:
心臟結構異常者
心血管疾病者
肥胖者
心臟功能不佳者
瓣膜性、其他心臟疾病者
心房顫動治療方式 分為三大類
至於心房顫動的治療方式,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科黃宏凱醫師表示,治療方式包含生活型態的控制、服藥治療,以及電擊整流、傳統電氣燒灼術以及冷凍消融球囊治療。
黃宏凱醫師表示,過去傳統的電燒治療為點對點的燒灼,讓肺靜脈進行環狀的點對點燒灼之後,繞一個圓圈完成肺靜脈的阻隔。對比電燒治療,冷凍消融球囊治療以笑氣作為冷卻劑並且能一次進行整圈肺靜脈開口的電氣阻隔,手術時間較短。
冷凍消融球囊治療 可減少手術時間、減少影響周邊組織
黃宏凱醫師指出,冷凍消融球囊手術除了可以減少手術的時間,還可以減少對周邊組織的影響,「一般在做傳統的電燒灼手術會擔心在過高的瓦數的肺靜脈的電氣阻隔在心房的後壁,那邊會造成一個食道的一個損傷或是食道的潰瘍,冷凍消融球囊治療的話,就不用擔心影響到食道潰瘍或是灼傷。」
如何選擇心房顫動治療方式?黃宏凱:評估症狀程度、服藥是否有副作用
至於要如何評估心房顫動患者適合哪種治療方式呢?黃宏凱醫師表示,要先判斷患者心房顫動的症狀及嚴重程度,是否可以藉由手術來減少不舒服的情形,另外,如果患者發病時有很嚴重的胸悶或者是喘,且吃藥不會改善症狀的話,就會建議進行手術。
另外,有些病人選擇吃藥的方式卻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的話,也會建議做心房顫動的手術來減少病人的心房顫動發生的頻率。
黃宏凱醫師表示,曾有一名心房顫動患者,一開始使用藥物治療,並評估是否要進行手術治療,但在考慮的過程中卻出現了腦出血的情形,黃宏凱醫師擔心繼續服用藥物治療的口服抗凝血劑會增加腦出血的情形,因此進行心房顫動治療以及左心耳封堵兩種手術,減少患者心房顫動及中風情形。討論過後,並決定使用冷凍消融球囊進行心房顫動的治療縮短整體的手術時間。
黃宏凱醫師指出,由於使用冷凍消融球囊手術,「在心房顫動這方面手術也是非常的快,接下來在做這個左心耳的閉合物置入的話,完成兩種手術大概是在接近四個小時就完成,病人目前在門診追蹤,並沒有繼續使用口服抗凝血劑,而且心房顫動後來都沒有再發生。」
術後應定期回診、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而接受心房顫動手術治療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黃宏凱醫師表示,術後每3至12個月間,會建議患者每3個月回診進行一次心電圖檢測,另外,像是高血壓等慢性病也是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因此也建議要進行血壓的控制。
此外,廖英傑醫師提醒,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心房顫動,雖然比較難預防發生,不過還是建議民眾可以多運動、多休息,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避開刺激性的食物,以常保身體健康。
文/李祉函、圖/何宜庭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題]
[關注此主題的新回復]
[通過 QQ、MSN 分享給朋友]